枪袋军用包袋

导航切换
    首页>装备装具>军用食品 内容

舌尖上的战场:二战意军篇

作者:李某正在潜逃 来源: 本站特约 2020-06-28 22:07:34 阅读:次
新罗马的军粮——二战意大利军队口粮 image001.jpg
“新罗马”假如让你回到1930年代初期,问当时的军事观察家“哪一支欧洲军队的发展潜力最好?”答案很可能是意大利。即使在墨索里尼施加影响力推动军事装备的更新之前,意大利在欧洲的军事存在并不容小瞧——这是除苏联外第二个最重视空降兵建设的欧洲国家,这是当纳粹德国还在找漏洞规避《凡尔赛和约》时唯一一个敢公开增加国防预算的欧洲国家。也是少数几个在遭受经济大萧条时并没有削减军用研发项目资金的欧洲国家之一。可以说法西斯政党在1929年到1934年这段,步步把持意大利军队的时间里,谁也不会怀疑他们在下一场战争——假如战争真的无法避免——中能起到的影响因素。image003.jpg虽然这个在今天看起来是个笑话,但在那年墨索里尼厉兵秣马之际可真的没有人敢随便轻视。image005.jpg战地记者Caesare Bonvini拍摄的意军开赴埃塞俄比亚场景。到了1935年10月2日入侵埃塞俄比亚那天,世人终于明白墨索里尼所鼓吹的“新罗马”并非空谈,意大利急欲要用军事手段扩张其势力范围……问题是,到底“新罗马”要用啥喂饱自己的大军?尴尬的意粉在军营,早餐有燕麦、蜜糖、牛奶和糖包;午餐和晚餐食用淀粉主食、蔬菜、西红柿(对,西红柿要特定区分出蔬菜外)、橄榄油、白面包、咖啡或者茶(这在墨索里尼时代是稀缺品,不管战时还是战前);供应三餐的配菜为奶酪、黄油或植物黄油,节日期间则会特别提供全麦面包卷或烟熏火腿三明治(参考出处:17thdivision.tripod.com)。这里所说的主食经常是意粉或米饭搭配以西红柿为基底制作的佐料,换句话说——高碳水、高油脂、而蛋白质比例却相当有限。image007.jpg一张比较少见的意军军营晚餐画面。image009.jpg意军的军官专用餐具套组,被美88步兵师在北非战场缴获。image010.jpg该套组现藏于新奥尔良二战纪念馆。不,我们不是说啥意大利名厨莉迪亚·巴斯蒂亚齐的水准,甚至连普通人家里做的“蒜拌橄榄油意面(Aglio e Olio)”也不是。虽说意粉的储存时间长,携带容易,饱腹感相当有保证,但在军队饭堂里的成品往往质量堪忧:要么煮得过久而变得像一大坨粘稠面糊,要么在露天厨房用废油桶作炊具而使得面条沾染上浓烈的煤油味,要么就是酱料搅拌得不均匀导致有些人领取到的淡然无味、有些人盘子里的面条却水淋淋地像一汪汤面——有经验的士兵会懂得在打饭时避开队伍的最前头和最末尾,太早的味道会不好,太晚则口感十分欠妥。image011.jpg露天厨房专用50公升煮锅,在意大利、匈牙利(右图)、罗马尼亚均有装备,有一些甚至是用废弃油桶改装的。image013.png手持M30野战餐具去打饭的“新罗马”男儿们。不管是营房,还是侵埃期间的步兵行囊,罐装西红柿的出场率非常的高。这种关头是意大利人解决一切食材的法宝,即使再如何没有做饭技巧的士兵都能用它改善食物口味。我们不清楚那个“北非意军浪费饮用水煮面条”的段子真实性有多高,但通心粉、扁圆粉一类的散装意面的确在北非战役期间进行发放,等不到野战厨房的部队只得各自用饭盒烹煮再开启西红柿罐头搅拌。image015.jpg复刻版的“RG”口粮罐装意粉。image016.jpgVICE的编辑Mattia Salvia直播试食意军面食罐头的画面。image018.jpgRG口粮内的意粉分两种,一种像这样是早已调好味的罐头。image020.jpg而另一种则是原本的干意面,需要士兵亲自煮食。然而墨索里尼本人并不赞同用意粉充当营房主食和单兵口粮的做法(参考出处:“Rome 1925-1938: Mussolini’s Rustic Village”),他指责意面的制作时间过长,制作过程也太浪费水,且“让意大利人民变得懒散和缺乏力气”。不止这样,意大利法西斯当局进行过大量工作以宣传用水稻或者土豆取代意面的“好处”,但收效甚微。这背后实际上有着墨索里尼无法在不依赖进口的前提下解决小麦短缺的因素,为此他命人在意大利南部开垦新田种植杜伦麦(Durum wheat)以获得粗粒小麦粉。同样,这一计划很快就因二战爆发而不了了之。image022.jpgVercelli的插秧女工,1945年。在意大利,水稻种植曾经很长时间被视作“踩泥巴的下等活”,也只有出身低微的女性愿意挨这个苦。image024.jpg试图减低国民意粉食用率的墨索里尼在美国意裔口中得到了“Pasta Oppressor”的绰号。原本战前的意大利并没有真正解决经济及物质上的滞后,等1940年墨索里尼宣布加入纳粹侵略法国的行动后就更是雪上加霜了。同年10月份起,意大利南部的军营开始出现意粉库存见空的情况。炊事单位拿不到足够的面粉,向上反映得到的回应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各部队被迫自行集资收购高价面粉,再混合杜伦麦进行制作。靠近瑞士边境的营区原本就以稻米为主食,因此受影响相对轻微,南部的驻军则纷纷忍受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image026.jpg57号战俘营,关押着在北非俘虏的英联邦士兵。image028.jpg57号营中的澳大利亚及新西兰战俘合照,注意最前面手中所持的意大利M30野战饭盒菜格。同样位于南部Carpeneto区的57号战俘营,关押着数百名在北非被俘的英联邦战俘。他们时常缺乏食物,饿得几乎无法活动,连意大利看守也无意调集他们进行强制劳动。一开始,战俘们本能地认定意大利人在故意实施虐待,到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该营地的驻军自己也收不到补给(参考资料“Micheal Ross- The British Partisan”)。众人骇然,一些战俘决定逃狱向北前往瑞士,另一些人则决定加入当地游击队。那些决定留下的人在1943年初被转送至紧挨Grupignano产量区的106号营,并得到了稳定的三餐供应。前线那么,效忠领袖阁下的勇敢士兵们该在哪里才吃到不会断供的意粉呢?去前线的话也许运气会好些,因为意大利的战争机器依然把前线所需的物资写在备忘录第一列。image030.jpg苏联战场,1941年秋,协同纳粹作战的意大利仆从军。image032.jpg在安齐奥作短暂休整的意军伞兵。当苏德战场上的纳粹和红军学会了利用凌晨启动野战炊车以防炮击,意大利仆从军也学会了保证就餐安全的方法:到饭点前士兵们的单兵饭盒会统一集中,派人到野战厨房的部署地点逐一盛满——意粉、热汤、蔬菜、面包片和蘸面包片用的橄榄油——再一路返回进行分发。这招至少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前、轴心国部队横渡顿河的阶段很有用,到了后来就变成游击队员的练习移动靶。image034.jpg描绘意军在斯大林格勒前线恶战的画作。image036.jpg整个北非战役期间,意大利军队不断饱尝后勤被截断的恶果。从画面上俘虏的表情来看,他们貌似还挺庆幸自己投降了。意大利人比其它轴心国部队都重视饮料。用水稀释过的红酒、白葡萄酒、干邑、咖啡经常发放,各种水果罐头、罐装橄榄粒、蜜饯果仁等也会发放给刚上完一轮恶战的部队。北非战场的意军获得的茶叶配额比本土要多得多,因茶水更加解渴,且能缓解气候炎热造成的电解质流失。至于当以上的环节也无法保证时,就轮到部级单位里的“Razione Giornaliera(字面意思:日用口粮,下称RG)”发挥作用了。RG口粮与英军的“Compo”口粮类似,RG的定位是满足十个人的24小时摄入所需。其包含的元件有肉食罐头、水果罐头、罐装砂糖、汤罐、咖啡粉、饼干、意粉及搭配意粉用的酱料。image038.jpgRazione Giornaliera”全貌。意军后勤部门在开战前总结过阿尔卑斯山地战(1915~1918)的经验,清楚肉类罐头对长时间作战时的重要性。专RG设置的罐装肉共有6个餐谱,分别为沙丁鱼、吞拿鱼、牛肉、猪肉、火腿及鸡肉,其中以鱼肉的出现频率最高,因为意大利境内的不少牧场都被改成了种植小麦的田地(还不是为了造意面呗……)。image040.jpgRG口粮的设计目的也包括出发前平均分发各兵员,然后很多军需官根本不会认真照做。RG同样可以分散给各兵员用作快速突击时的随身口粮,供应军官的版本会额外加上烟草和卷烟纸。最大的问题是后勤单位常因战况混乱而随随便便地胡乱发放,士兵们很难真的获得全套,不然就是要么一次获得6罐沙丁鱼,要么就是拿到的全是饼干。了解这点就不难理解为何总是有意大利士兵拿着罐头鱼到处找平民换东西了。顺便一句,1947年的美军报告中对RG的汇总中提到其口味“说不上好,但也坏不到哪里去”,并很好奇地指出在德军口粮里出现过的意式Mortadella肉肠却不存在于意军的餐谱里。特殊目的口粮Riserva(后备单位)和空降部队的口粮统一归纳为“特殊目的口粮”,特点是全为能长期装在行囊里不怎么管也不会出问题的食物:饼干、咖啡粉、砂糖、水果硬糖。image042.jpg“特殊目的口粮”。赶赴前线的伞兵们则额外得到“伞兵口粮(Razione del Paracadutista)”,内容含有:2份Razione Emergencia Quotiana(字面意思:日用紧急口粮),用谷物、干果和蔗糖压制成的干粮棒,只能在作战修整阶段食用。
    1包葡萄糖含片。1包速溶咖啡。1包Caramella(咖啡口味的硬糖)。2根20克的巧克力棒。
image044.jpg前线作战阶段的“伞兵口粮”。软禁过后得到斯科尔兹内营救的墨索里尼回到意大利北部组建“意大利社会共和国”,这段时间后仍效忠他的武装所领取到的大部分都是“特殊目的口粮”了。关于二战意军吃进肚子里的东西说到这里就够,接下来我们还得说到某个“荣誉提名”——M30野战饭盒意大利在1943年9月份宣布转投盟军阵营后,纳粹德军便立即出动攻占其所在区域内的意军仓库,口粮、衣服、武器,包括野战饭盒全都纳入囊中。image046.jpgM30野战饭盒,虽然工艺和设计都显得很粗糙,却被很多人反映使用体验优于德国M31。意军1930式野战饭盒长期以来得不到太多人的关注,但仔细研究德军本土战事的历史爱好者会在很多照片里发现它的踪影。image048.jpg被德军缴获的M30,移除了原先的握把并焊上捆扎带通口。image050.jpg各种落入到德军手中的M30饭盒。image052.jpg一名被关押在南非的意大利俘虏,在其饭盒上雕刻画像来打发时间。image054.jpg到了战争末期,携带M30饭盒的德军士兵并不少见。M30饭盒的盖罩(兼菜格)拥有一个非常简易的铁丝握把,看起来比德军的M31饭盒要粗糙得多。战争后期愈发缺乏铝材的德军向士兵们发放了不少现有的M30,其中很多被拆掉握把并焊上了捆扎带绑口。下一期,我们了解一下卫国战争期间的苏军战地伙食。w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美国特种部队专用背包 Email:
公安警用背包

军用特种,军用迷彩双肩背包

CopyRight © 2002-2020 枪袋军品 , All Rights Reserved.
枪械收纳袋